一件幫助人的啟示
當我在整理無名小站的相簿時,無意間在最底層看到一本名為「幫助獨居老人」的相簿。突然間,腦海中的記憶,讓我回想起那時的情景。我不禁掉下眼淚來。那是在國小畢業之前,一段既辛苦又快樂的美好回憶。
那天的早上,老師告訴我們下午要到永靖,去幫助一位高齡九十二歲的獨居阿公;整理老人住家附近的環境,在那個時候,我便一直在想阿公家是什麼樣子?會不會很偏僻?是不是很舊?有沒有動物出沒?那時我的腦海裡充滿了一大堆的問號。那天下午,我們一行人搭上老師的專車,跟在創世基金會的車子後面出發前往阿公的家,大概過了三十分鐘的車程,終於到阿公家的附近,因為接下來是小路的關係,我們一行人就用步行的方式走進去,小路的右側有一排竹子,這時,突然吹來一陣風,竹葉發出一陣陣的聲響,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。到了阿公家的門前,創世基金會的阿姨帶著我們向阿公打招呼,並且說明我們要來倒掃四周的環境後,老師便將我們分成五組,並分配每一組打掃的區域,就開始進行打掃工作了,哇!我們這組負責的區域在竹林裡,我花了一些時間就掃出一大堆竹葉,有兩位社工大哥就在一旁升起火,將那些樹葉燒掉。整理了甚久,小屋旁總算是整理的差不多了,再來就是整理屋後了,跟屋後的落葉比起來,之前的落葉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,還差得遠呢!而且落葉堆裡有時還會出現一些樹枝或是竹子,一不小心就會被劃傷,因此大家都格外的小心,就怕一不小心便受了傷。打掃完畢後,三點多了,結束了快樂的工作。該是離別的時候,我們一大群人在阿公家的門口拍了一張合照,在和阿公道別後,便準備回學校。那個下午,我覺得過得很充實,不僅幫助了阿公,讓阿公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,我自己也學到了許多的事情。
科爾斯說:「品格勝於知識。」可見,德是最重要的。一個有高道德智商的人,一定會受到信任與尊敬,自然就會有更多成功的機會。例如:阿誠和小翔是從小到大的朋友,阿成家中雖然不怎麼富有,但他有著開朗的個性、良好的品德以及一顆上進的心,而且又非常的認真,畢業後,阿成一下子就找到一份工作,做了幾年後,老闆發現他工作認真、對客人很有禮貌,便讓他當分公司的主管,分公司在阿成的經營下,年年都有好成績,甚至還在國外設置營業點,阿成的職位越來越高,薪水也相對的越來越多,家裡經濟狀況也跟著變好了;相反地,小翔從小就生長在富裕家庭,是間有名的企業公司的少爺,因為是家中的獨子,所以將來要準備接管公司,但他的品德卻不是很好,他雖然天資聰穎,卻不認真讀書,整天遊手好閒,還喜歡亂花錢,當個闊少爺。在小翔接管公司後,處理事情的態度很隨便、什麼事情都不認真做,最後公司終於在他的經營下,因周轉不靈而破產倒閉了,後來,小翔因為受不了債主一直前來討債,便走上了自殺的絕路,留下一家老小在人世間受苦受累。
從國小一年級開始,學校的師長們便開始要求我們要有禮貌和負責的良好情操和美德,也就是道德智商。一年級時的我們,只知道遇到老師或客人要問好、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負責、不可以說謊,要誠實、不可以和師長頂嘴,要尊重師長,那時不清楚老師們的用意。漸漸的,升上了高年級,慢慢的才知道老師們叫我們這麼做的原因,原來是要訓練我們的美德,我們也了解到老師要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有道理存在,不會無原無故要我們去做。
我在國文課本中的第二課裡讀到,做硯臺就像做人一樣,做硯臺要先修底,做人也要先從基礎開始。我想,道德何嘗不是如此?也要先有好的基礎,經過一番雕琢、磨練,才能成為文質彬彬、外表敦和、中心耿介的君子。如果這個社會,每一個人都願意關心弱勢的人,處處充滿了愛和關懷,相信我們的社會一定變成人間有愛的天堂。